衡水武强新闻>>武强经济传真

武强县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营商环境

2017-12-11 16:51:44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北京和平铝业高端铝型材生产基地正式签约落地,实现了引进超百亿项目的新突破;北大青鸟武强原创数字音乐基地基本完工,填补了中国体验式音乐博物馆空白……今年以来,衡水市武强县着力从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巧借“加减乘除”法,释放发展动能,为审批改革舒经活络,为企业降本增效,成为持续推进机关作风转变,营商环境优化的有力支撑。

凝心聚力做“加法”,改进工作作风。武强县抢抓衡水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在全市率先组建运行行政审批局。把全县39个部门149个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囊括到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企业和群众来此办事的一站式办公。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县行政审批局通过施行提升全员综合素质能力的“学、强、树”活动,选树先进典型事例50余例,收到各类活动心得体会500余份,切实解决了工作人员在为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动学习劲头不足、规矩纪律意识淡漠和在岗不在心等工作作风问题。并且让来自全县各个部门的不同岗位、不同身份、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180多名工作人员快速拧成“一股绳”,强化对标提标,实现同频共振。

行政审批做“减法”,推动效能大提升。在深入推进“放管服”工作中,针对原来审批手续繁杂、跑办次数多这一屡遭群众诟病的突出问题,该县在“理顺程序、提升效能、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做好“行政审批的减法”,实现“审批大瘦身”。做好“环节减法”,该县重大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0多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的19个工作日,取消无法定理由和不必要的材料85个,取消不必要的层层把关和逐级审批的冗长环节98个,清理更正审批事项法律依据18条;做好“手续减法”,该县逐项清理审批需要提供材料,最大限度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群众反复提供;全省“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项目落地难”工作共自查自纠、整改完成问题4个,批评教育2次,端正的态度真正做到了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减法”;做好“时限减法”,该县大力实施并联审批,研究起草了《武强县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试行)》,并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图》,将未划转的县环保局、国土局、消防大队、气象局等部门审批事项纳入图中,明确同步并联审批步骤,压缩法定审批时限近90%,有效解决了“审批长途旅行”现象;做好“次数减法”,将“一次办结”的服务理念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网上提出申请,网上下载表格,按网上办事指南要求一次性提交,辅以微信“一对一”指导,让“信息跑路”、群众歇脚,有效减少了群众跑办次数。

为民服务“乘法”题,提升服务质量。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该县按照“服务质量无上限”要求,下真功,出实招,最大程度向服务对象“释放获得感”。在原有公共设施基础上,该县在县行政审批局设立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增设轮椅、婴儿车、饮水机、擦鞋机、充电桩,在办事窗口摆放老花镜、碳素笔等便民用具;按照便利办事群众的原则,重新整合窗口,部分办事窗口从二楼调整到一楼,保障残疾人、老人办事畅行无阻、省时便利。同时,他们在一楼明显位置设置便民服务台,从一针一线到雨伞、打气筒、急救药箱等一应俱全,极大提高了公共服务便利化程度,并完善业务导航查询、自动叫号、自助填单机、网上申报系统、微信“一对一精准服务”系统,提高了行政审批智能化、便民化程度。县行政审批局还大力开展“百家企业走访”活动,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了解企业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职责厘清做“除法”,守好规矩底线。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中,县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四张清单”厘清职责、遵规守矩,让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寻求存在感”快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出“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给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公布“办理事项清单”,做到审批与监管无缝隙对接。建立“六小时推送制度”,加大与监管部门沟通联系,做到无缝衔接和及时反馈;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敢试敢闯,创新服务,并适时制定了《公共服务事项“评优”变“评差”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实行痕迹化管理,倒逼公共服务工作作风转变,不断向社会释放改革红利。(孟卫力、董亚妹、武文菊)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