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豆村乡以强化合作组织深化农村改革

2016-06-14 11:03:10 来源:衡水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晓莉

    武强县豆村乡依托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等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截至目前,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9家,家庭农场38家,有效地深化了农村改革,加快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步伐。

    豆村乡是个传统农业乡,且是个与献县、武邑县、泊头市毗邻的边远乡村较多的乡镇,在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过程中,为破除农民的思想束缚,乡党委、政府领导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土地流转政策的优越性,并以印发宣传册、明白纸、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算好“经济账”、“综合账”,使农民克服怕吃亏“不愿流转”、“不敢流转”的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常态而积极加入各种合作组织。后台南、张庄、黄家屯、侯家屯4个村300多个农户的3500亩责任田,被农民刘振华以每年每亩1000元或1100元的市场价格流转,创办了以苗木基地为主、实施多种经营的红丰家庭农场,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北京搞房地产的小老板孙振民在豆村乡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在蒋庄村流转土地1050亩,建起了旨在带领村民加快致富的晋民家庭农场。短短两年来,他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按照市场需求,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先后投资460万元,建成了一个个有特色的项目:在养殖业上,引进和繁殖野猪200多头、波尔山羊160只、柴鸡3000只、鹅500只;在种植业上,除种植与养殖业配套的无公害玉米、苜蓿、青草等饲料外,还种植无公害林果和蔬菜,打造养殖业、种植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型产业,为当地发展生态、环保型的现代农业甘当领头雁。

    随着合作组织的建立,豆村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对各种合作组织加强指导,使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进行运作和依法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组织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该乡由农民王宝路创办的红旗家庭农场,流转农民土地1670亩,种植海棠、核桃、栾树、白蜡、国槐、杨树等各种林果以后,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项目,搞粮食、瓜菜、花卉等无公害作物种植及林下养鸡、养鹅等养殖,并发挥该家庭农场毗邻正港省道、环境优美、林荫广阔和种养项目齐全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在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业中造福百姓。

    在发展合作组织中,豆村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不搞一刀切、不刮一次风,根据合作组织的实际情况开展各自服务活动,使其真正成为一方农民致富的龙头。吉家屯村由退伍军人吕国富领办的心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搞好一部分土地流转和对种地困难户实施责任田“托管”的基础上,允许入社的社员各种各的责任田,合作社主要的力量是把社会化服务作为宗旨,把帮助入社的社员实施科学种田作为合作社的重要举措,牢牢抓住生产、管理等服务环节,积极为社员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而且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延伸合作领域,为社员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先是合作社坚持把农资“团购”项目做大,对粮食、棉花、瓜菜种子及化肥农药等农资,按照种植需要,迎着农时季节到厂家以“团购”形式实行统一采购。合作社统一运回后,以优惠价格卖给社员。仅近两年来通过这种“绿色通道”,先后为社员团购化肥2800吨,种子120吨,农药160吨,地膜10吨。不仅为社员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而且给社员带来了农资上的绝对安全可靠。心连心合作社还针对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请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和科研部门的专家到田间地头搞技术培训;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益,合作社与中粮集团等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在种植上实行订单农业,大力推广、引进市场上紧俏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为提高耕地的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合作社购买了全县第一台新世纪大型多功能拖拉机,在社员耕地播种中大力推广土地深松项目;合作社还为减少一家一户的重复投资购置,统有大型拖拉机32台,小麦、玉米收割机21台,播种机30台,深耕机械10台,在合作社的协调下统一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合作社社员种地低成本;为抵御、防范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合作社在免费为社员办理农业保险的同时,还给社员开通了天气预报短信服务……合作社以及时及地的服务,使入社的社员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有效地促进了合作社的不断壮大,现在心连心合作社的社员由吉家屯村已经发展到周边15个村、1478农户,成为这一带深化“三农”工作的一面旗帜,被县、市、省表彰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刘金英、周月芝)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