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搭上“产业”快车

2016-01-26 09:45:30 来源:衡水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晓莉
    近年来,衡水市武强县大力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积极拓展贫困农户融资渠道,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增强扶贫内生动力。2014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完成脱贫2.17万人。

    近年来,衡水市武强县大力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积极拓展贫困农户融资渠道,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增强扶贫内生动力。2014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完成脱贫2.17万人。

    精准识别,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武强县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活动,全力卡死核实基数、贫困人口识别、制定帮扶措施等五个时间节点,努力选准选好扶贫对象。为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该县精准识别贫困户,找出真贫户。目前,该县已经对原有3.2万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挤出水分”后剩余2.28万人。为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该县对每个贫困户都明确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单位帮扶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为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该县因人因户制定帮扶措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龙头带动,变“资金到户”为“资本到户”。针对扶贫资金分散到户、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的问题,武强县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依托,探索建立了“三种模式”,组织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规范股金分红,吸引农户到企业、合作社打工等方式,在企业、合作社与贫困农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权益到户。依托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该县探索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每个发展奶牛养殖项目的贫困村由村委会组织贫困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与合作社签订《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协议书》,合作社代表全体社员与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签订《扶贫资金入股使用协议书》,公司按照合作社入股资金额的10%给予社员每年定期的股金红利。该县探索建立了主要由大户带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制合作社”扶贫模式。以亨通养殖合作社为例,该县目前已有200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100万元入股,占股份11%,并间接带动贫困户350余户。该县还探索建立了以牧兴合作社为龙头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合作社建棚,农户把扶贫资金作为押金入股,租棚进行养殖,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务。牧兴合作社建立肉鸭养殖基地,社员每20户成立一个养殖小组,租赁一个存栏能力1万只的鸭棚,以每户5000元扶贫资金为押金(股金)入驻基地,每户增收4500元。基地规划建设四期,全部竣工后年可出栏肉鸭400万只左右,可带动100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打造载体,变“政府推动”为“产业拉动”。武强县将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以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为龙头,重点谋划建设了三大板块:一是蒙牛循环经济示范板块。该板块总投资23亿元,以蒙牛集团为依托,目前已建设万头奶牛牧场2个、千头奶牛小区16个、万亩饲草基地2个,高端有机肥和生物肥生产企业1家,初步构建了集种、养、加、有机肥处理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2015年,公司累计纳税3000余万元,间接带动群众增收超5亿元。二是高科技设施农业板块。通过与农业科研机构对接,转化高科技成果,现已入驻现代农业项目9个,总投资超10亿元。三是高科技畜禽养殖示范板块。依托华都公司等高端养殖企业,建设高科技畜禽养殖示范园。目前,已洽谈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北大洼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土地产出效益由原来的亩均1000元提高到5000元,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就业、物流运输、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刘恺兵、孟卫力、孙明磊)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