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103岁寿星张秀英幸福欢度晚年

来源:衡水新闻网  2015-02-28 09:52:38  责任编辑:贾希希

    在衡水武强县北代乡北代村,有位103岁的寿星老人张秀英,常年生活在家和万事兴的氛围中,尤其是在儿媳妇、道德模范郝树钦的侍奉下,老人欢度着幸福欢乐的晚年。

    张秀英生于1913年,自从嫁入贺家之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曾使她精神上遭受过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一是经历战争带来的夫妻分离之苦。抗日战争时期,张秀英的丈夫曾经参加八路军的地下工作,以商人的身份在天津至德州的铁路线上用煤油桶帮共产党运送枪支、子弹。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他因汉奸告密而不幸被捕,之后被日本军队以劳工的身份带到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得以回国。当年,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丈夫被捕离家时,大儿子才两个多月,秀英带着他在娘家住,独自抚养孩子。那时候日本人到处抓壮丁,农村人不敢明着去种地,家里没吃的、没穿的、也没有钱,过得是担惊受怕和饥寒交迫的日子。每当回忆起当年的艰苦情形,张秀英老人两眼顿时充满泪水:“可恨的日本鬼子,可把我一家害苦了!”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家人过上了国泰民安的好日子,二儿子贺景瑞曾就读于保定军校,成为一名飞行员,负责探寻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却不幸为国捐躯。悲痛中,她这个英雄的母亲却深明大义,曾自豪地说:“孩子为革命而死,值得。”

    张秀英不愧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丈夫被党和政府从日本解救回来,一家人才得以团圆。这之后,她不仅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而且坚持严以治家。张秀英共育有四子,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干出了出色的成绩。大儿子贺景芳初中毕业后参军,退休前在武强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二儿子参军为国捐躯;三儿子中学毕业后也参了军,退休前曾任武强县电器厂厂长;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沧州化工厂物资科任科长。她常说孩子们过得好,就是自己最大的安慰:“旧社会,俺没有上过学,吃了不识字的苦,现在有条件了,所以俺就想让孩子们好好学习,能够一个一个的都有出息。”大儿子贺景芳回忆说,母亲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没少督促他们兄弟抓紧学业,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他们之后的成就。即使是参加工作后,母亲也常告诫他们要用心工作,绝不能辜负党的培育。

    张秀英老人幸福的晚年,是与有个知书达理、尊老敬老的好儿媳分不开的。儿媳妇郝树钦,20多岁从饶阳县嫁到北代村贺氏家族,是“四个妯娌”中的老大,婆婆张秀英是个小脚女人,丈夫和“小叔们”相继都参加工作离开了故乡。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她忍痛辞去人民教师的工作岗位,任劳任怨的挑起了侍奉婆婆、哺育儿孙等的重担。年复一年,虽然郝树钦一年年的变老,但她侍奉老人仍然一直是那样认真,那样热情。对老人的生活起居,处处留心。老人爱吃素食和稀的,她天天给老人变着样的做可口的饭菜。老人年老手脚不灵便,她天天给老人打洗脸水,帮老人洗手洗脸,梳头。看到老人手指甲长了,给老人一点一点的修剪指甲。老人腿痛走路不方便,下炕活动她就耐心地搀扶着。怕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寂寞,挤空子还常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和聊聊天……使老人尽量的欢快康乐,安享晚年。这些年来,张秀英每逢说起话来,除了感谢党的好政策外,就是直夸儿媳妇郝树钦待她好:“俺这儿媳妇,就像俺亲闺女……”

    张秀英老人幸福的晚年,也与她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分不开。白天,看看电视,聊聊天,每天晚上9时准时入睡,早晨不睡懒觉。饮食多以清淡为主,不喜欢吃大鱼大肉,以素食为主,经常吃的是萝卜、白菜、红薯、小米粥,从来不挑食,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吃一些。老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手头勤快,总爱在家中拾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有时,还拿起针线来,缝缝补补,儿媳妇劝也劝不住:“我就是为的这手脚活动活动……”如今,张秀英老人仍然耳不聋,眼不花,精神饱满,成为农村中这一带名声在外的老寿星。

    103岁的张秀英老人,如今五世同堂,全家人到齐了有35口人。平时,就是她、大儿子和大儿媳3口人。过年过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张秀英老人常说:“我真是托了共产党的福,托了新社会的福。”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衡水市武强县积极做好敬老院流感防控

2015-01-30 15:10:35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针对这一情况,衡水市武强县民政局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敬老院流感防控工作,有效保障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和敬老院安全稳定。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醒老人们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衡水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精心打造春节旅游“套餐”

2015-01-30 11:51:40

春节期间,周窝音乐小镇将推出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前来周窝音乐小镇的游客准备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经过几年的打造,周窝音乐小镇已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