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走出的陈玉川五十年奋斗终圆中国作家梦
河北新闻网
2012-05-02 17:44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责任编辑:田士威
【字号

本站搜索

    供职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的武强籍作家陈玉川4月初回乡,有幸与其聚会畅饮,席间的畅谈对这个走出画乡的三晋作家不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被其50年来执着的“作家梦”所深深感动。由于陈玉川作品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屡屡获奖。短篇小说《年味》获1988年《山西文学》优秀作品奖、《雅号》获1990年“城市文学时代潮”征文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工业文明的尖兵》获山西“环保潮”大型系列征文文学作品三等奖。报告文学《站在蓝天下》获“中流砥柱”三等奖。1998年,陈玉川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先后被推举为山西省文学界代表进京参加全国作协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会。

    艰辛的童年,执着的“作家梦”

    陈玉川的老家是武强县街关镇郭家湾村,与武邑县毗邻,远离武强县城40多华里。村子,虽然有些地理环境的偏僻,但村旁原有风光秀丽的龙治河,更有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传下来的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因此,他自幼就酷酷的爱上了文学,总想着有朝一日也要弄个“作家”当当,也写上几本书……然而,初中毕业刚跳出文盲队伍的他便辍学在村务农了。此时,对文学充满幻想和憧憬的他,因生活拮据个人掏钱买不起一本文学书籍学习,困境之中与本村郭书荣、郭福臣两位莫逆之交的村友凑钱合订了一本《中国青年》和一本《河北文学》,劳动之余三个人常常聚在一起研究写小说的事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家园,也冲走了他梦寐以求的写作梦。这年洪水过后,按照上级的救灾安排,需要把村上的几十头牲口弄到唐山地区寄养。倔强的陈玉川,尽管只有17岁,但为了开拓眼界和体验生活,他毛遂自荐,和邻村的村民一起押着牲口到丰润县农村帮着当地饲养牲口。不过,此时此地的陈玉川,心里仍然时不时的琢磨写作的事儿。

    奋力的拼搏,丰硕的成果

    1964年秋天,陈玉川到唐山寄养牲口归来,正赶上了征兵,他报名参了军。沸腾的军旅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技能,增长了知识,也进一步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部队上的生活,是十分紧张的,但他仍然那样执著的做着“作家梦”。武强是革命老区,是享誉中外的木版年画之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山西是“山药蛋”派作家群的发祥地,赵树理、马烽、西戎等许多作家的作品激励着他要不吃馍馍也要争(蒸)口气。无论多苦,多累,多忙,从不放弃对文学的涉猎与钻研。每逢说起陈玉川业余搞文学创作来,武强籍他的同班战友吕金贵总是十分动情的说:“玉川的那个劲头,一般人谁也做不到,简直是着了魔似的……”

    1970年退役后分配到山西省建工局安装公司当工人,依然写啊写啊……不圆作家梦誓不罢休。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篇篇作品终于见诸在山西的报刊。随着社会上的影响,1978年玉川被进调山西省作家协会工作,这为他搞创作提供了如鱼得水般的机遇,他更加勤奋的挥笔耕耘。

    写作技巧日趋成熟,到1985年之后,思路好似开闸之水,创作犹如濆涌之泉,许多陈年旧事呼之欲出,许多人和事、环境和情感都凝聚在笔端。一篇篇倾诉真情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开始在山西的《黄河》、《山西文学》、《晋阳文艺》上发表,并由所谓“山药蛋”派的乡土文学渐入《天津文学》、《山西文学》和《羊城晚报》等报刊,同时也在逐渐受到读者和全国大报刊的关注。山西榆次“晋中师专”中文系在1996年春,专门为陈玉川的作品召开了小说研讨会;中篇和短篇小说《梦入凤仙楼》、《扇坠儿》、《她也是被告》等分别被《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选载。《一夜夫妻》小说集1994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继而由山西书海出版社和远方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凤仙楼》、散文集《沏壶清茶度假》和报告文学集《时代脊梁》,作品累计逾百万字。而且,陈玉川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许多曲折有趣的故事、许多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许多作品仍保持着冀中乡情的那原汁原味的情韵……读起来是那么亲切,回味起来很象家乡的武强年画那样清淳感人,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由于陈玉川作品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屡屡获奖。短篇小说《年味》获1988年《山西文学》优秀作品奖、《雅号》获1990年“城市文学时代潮”征文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工业文明的尖兵》获山西“环保潮”大型系列征文文学作品三等奖。报告文学《站在蓝天下》获“中流砥柱”三等奖。1998年,陈玉川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先后被推举为山西省文学界代表进京参加全国作协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会。

    不懈的耕耘,永远的追求

    陈玉川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工作期间,先后担任作协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作协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山西作家通讯》主编。“山西省作协会会员已经突破两千人,被接收为全国会员的作家也达到120人之多,如此庞大的钟情于文学事业的作家群体”,你说作为山西作协的办公室主任或联络部主任,开会、联络、研究作品……日常的工作很繁忙,但他却一直是笔耕不辍。

    2006年底,年满花甲车到站的陈玉川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离岗,本可以松口气了,心里有个作家梦的他不仅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抓紧晚年的充裕时间,努力创作不愧时代的新文学作品,以此进一步圆童年时的文学梦。近年来,他除了每年必回武强老家继续挖掘文学素材外,还积极参加山西作家协会所举办的“山西作家走太行”、“沿着黄河搞采风”等大型民间采风活动。走一路,写一路。尤其是对农村的乡土风情,常常勾起他这个农家子弟的作家对家乡的思绪。在山西广灵县殷家庄采风,别的作家都是和古村落合影留念,他见农家小院里长着一棵茁壮生长的玉米,凑上前去让人给他与这棵玉米拍照,同行的伙伴写文章说:“作家陈玉川爱上了一棵老玉米”,成为山西作家中的笑谈。

    文如其人,文从情出。近年来,《紫砂壶》、《逛街》、《田园的魅力》、《一根扁担》、《听雨》等一篇篇文学作品在各级报刊陆续发表,《太原日报》《山西日报》在文艺版还为他开过连载的专栏。

    2006年春天,笔者为出版《武强年画集成》一书,奉命到太原前去采访流落在山西的武强年画著名艺人张福旺夫妇,初次踏入人生地不熟的山西,经朋友“牵线”找到了大名鼎鼎的武强籍作家陈玉川。他热情的协助笔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临走时,他还送给一壶名牌的山西老陈醋和他创作出版的几本文学书籍。今年这次聚会,他特约衡水市著名作家李祝尧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书荣等就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交流,看到陈玉川还是那么激情满怀,对文学事业还是那么的执着。相信,他在有生之年,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丰硕的文学作品,为生育他的家乡不断增添新的光彩。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